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相比,具有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费用少、行车安全等四大优点。其中速度快是其最主要的优点,也是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的根本区别。
高速公路最快时速高达120公里,一旦发生事故,都是不可承受的。高速公路上最常见的事故是追尾事故,造成此类事故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定要记住:宁绕百里远,别抢一步险。高速路上的事故,真心没有小事故!
保持足够长的跟车距离,保证道路上的情况可以更早的发现,才能给自己留出更多的预判和操作的时间。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时,同车道的前后车辆必须根据行驶速度、天气和路况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正常情况下,当车速为100km/h时,安全距离为100m以上;车速在100km/h以下时,安全距离可适当缩小,但最小距离不得少于50m。
不要随意占用应急车道,只有当车辆发生故障、事故,继续行使将严重危及自身和其他车辆的安全时,或车上人员突发危及生命的疾病,需要立即停车抢救或送医治疗时,才可驶入应急车道停车。车窗摇不下来、需要如厕等小情况,是不可以停靠应急车道的。应急车道常停靠有事故、故障车辆,随意驶入极有可能导致与事故车辆的二次追尾。
疲劳驾驶、酒后驾车、带情绪驾车,造成反应迟钝;此类事故的发生是司机主观状况引起的,完全可控!请司机朋友们为了安全着想,一定不要疲劳驾驶和酒后驾车!在情绪不好的情况下,也请一定不要上高速行车
车辆超载时,载质量增大,惯性加大,制动距离加长。如果严重超载,则会因轮胎负荷过重、变形过大而引起爆胎、突然偏驶、制动失灵、翻车等事故。另外,超载还会影响车辆的转向性能,易因转向失控而导致事故。
十起事故九次快,十次追尾十次快!追尾事故大部分都是行车过快,导致反应不及时造成的。高速路上行车速度过快,如果前方车辆突然刹车或者停车,都有可能导致后方司机反应不及时,造成追尾事故的发生。
要想事故少发生
刹车一定要刹的好
刹车不仅是紧急时候考验人们的驾驶水平,平时刹车也很重要。我们会看到有些人在使用刹车的时候用的很及时很顺畅,而有些人则会猛刹、急刹,在开车的体验就相差了不止一点。
1、刹车不再生硬
刹车生硬主要是因为刹车时机和刹车力度掌握不好所致,在许多新手上体现的淋漓尽致,除了要做好与车的磨合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
刹车技巧:缓慢持续踩下刹车踏板,均匀减速,当车身趋于停下的时候,缓慢抬升刹车踏板,直到停稳时完全松开。
2、跟车不追尾
需要确保与前车的安全距离,缓踩刹车踏板,保持刹车力,再根据前车速度增大或减小力度。
刹车技巧:当发现前车开始刹车(刹车灯点亮)就将脚放在刹车踏板上,均匀加力,平稳减速至与前车距离基本一致,保持脚踩力道,再观察前车的速度变化,调整刹车力度。
3、坡路刹车有方法
上坡刹车同样要缓踩刹车,要比平路行车更缓一些,但松开刹车踏板的速度要比平路快,这样才能保证车速不会过度下降。手动挡的车型由于车速过快下降很容易导致挡位不合适的情况,过低的挡位会使车身抖动,因此上坡刹车后要注意及时换挡。
下坡刹车就复杂一些了,不但要用刹车系统,还要利用发动机刹车。下坡时特别是长坡如果长时间使用刹车,容易导致刹车摩擦片过热,致使刹车效能下降。为了防止这一点,手动挡车型采用低挡位下坡是必须的,一般来说采用3挡就可以了。对于自动挡的车,下坡初期不能加油,一定要保持车速缓慢增加,必要时采用点刹车控制一下车速。
4、弯路刹车有技巧
弯路要遵循入弯前刹车,减速缓慢入弯,之后加速出弯。弯路上刹车的同时要打方向,顺着弯路的弧度随时调整车身姿态。不能猛踩刹车,特别是外侧车道的车辆,以免车身失控。
5、紧急情况不要慌
以最短的时间、最短的距离减速至停车。此时,首先必须迅速将刹车踏板踩到底,同时还要准备紧急并线。其实也的确不复杂,但关键的是你要够狠,要真的做到把刹车踏板踩到底。
如果紧急刹车能够让车在障碍物前停下固然好,如果真的不能,那你就要考虑能不能避让。紧急避让也就是刹车并线,要领是在刹车踏板踩到底的同时打方向,绕开障碍物。(此方法限配有ABS的车辆)
6、长距离轻刹车避免给人冲击感
长距离采取轻刹车可以避免给乘车人有冲击的感觉,当然其前提条件是正确把握前方的道路及交通状况。松开油门踏板,根据距离、车速等进行刹车操作。
7、停车不必一直踩刹车
停车时不必一直踩刹车,可在车辆完全停止前松一次刹车。因为如果我们踩刹车的目的是停止车辆行驶的话,一直踩着刹车直至车辆停止行驶前瞬间会产生比较大的冲击。而减小或者缓解这股冲击的影响其技巧是在车辆完全停止前松开一次刹车,然后再轻点刹车直至车辆停止行驶。
8、雨天刹车轻点刹车保护刹车系统
雨天除了谨慎使用急刹车之外,还可以在通过积水路面时轻点刹车,目的是去掉刹车盘上的水防止腐蚀生锈,保护刹车系统。
总而言之,刹车刹得好既是驾驶能力的体现,也是我们在日常行车中需要具备的驾驶技能,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汽车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安徽新媒体集团版权所有 商务合作:189 1968 1620
Copyright© 2006-2020 Anhui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网站:中安在线安徽国企网新徽商网中安汽车网中安教育网中安旅游网